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張岑瑤老師演講心得 / 黃伊萱 B10236009

【演講日期】2016.03.15

【演講者】張岑瑤老師

【演講題目】服務體驗與創意經濟

【演講心得】
        
        這一堂課上課的方式,其實跟我在法國修的一門Design thinking & Design doing非常相似,老師在課堂上除了介紹各種設計工具之外(我第一次認識到stakeholder這個詞就是在那門課),也會有課堂上的小組腦力激盪,操作方法和現在上課用的非常相似(白紙、粗筆、便利貼)。但相異的點在於,那門法國學校的課,是設計學院的老師到商學院去開給全校同學的。目的在於不同領域之間的交流。在那門課裡,雖然老師並沒有講太深入的分析工具,但卻可以很明顯查覺不同領域的學生的思考邏輯真的相差很多,也會面臨到如何與組員溝通這項難題。而這是我們將來都會遇到的。
        話說回來,我覺得這類型分析工具的使用,平常在我們系上卻很少被提及與使用。在過去,可能設計是一門偏重於經驗傳承的學門,但現在它已經不只是感性的經驗傳承了。當其他學門進入到設計領域,人們可以使用統計學、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等其他學門的理論來分析、協助設計的運用的時候,就不能再只是靠「說話技巧」來讓自己的設計說服他人了。
        雖然過去兩個學期都不在系上,課程如何我不曉得。但如果是從大一到大二上的課程(尤其主軸),我記憶中的模式,就是發題→圖及修改無限loop→發表。當在發題後一、兩個禮拜之內就要交出圖的時候,大家都著眼於:把東西生出來。於是六個禮拜過去了,最後呈現的居然是「圖改到第六個禮拜能改到什麼程度」而不是成果。一開始大一大二還能用感性的說話技巧或精緻的圖面來說服自己與他人,但逐漸變得連我們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
        其實到了大三再回過頭來下修這堂課,我認為會比我大二下就修這堂課的收穫要來的多很多。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想過差一年會有這麼顯著的差異。老實說,在我去法國的這一年裡,以往在創設被要求很多的「作圖能力、軟體操作」,我很少再被要求,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經驗的累積和衝擊,以及思辯能力。在當時看來覺得自己實在是在原地踏步,但現在看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拿到這堂課上來講,我認為有時候老師舉的例子,同學們會似懂非懂,很大部分是因為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我們是創意生活設計系,為什麼過的卻是生存而不是生活?我認為隨著交通便利、資訊流通,現在許多專業領域的邊緣都逐漸被模糊了,各個領域都逐漸與其他領域交融,當其他領域正在走進設計,「如何從設計走進其他領域」是設計系的學生很重要的課題。

【提問與答覆】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